CAS Number:2216-51-5 基本信息 | |
中文名:42124 | L-薄荷醇; L-孟醇; (1R,2S,5R)-2-異丙基-5-甲基環己醇 |
英文名:22301 | L-Menthol |
別名: | L-p-Menthan-3-ol; (1R,2S,5R)-(-)-Menthol; (1R,2S,5R)-2-Isopropyl-5-methylcyclohexanol |
分子結構: |
|
分子式: | C10H20O |
分子量: | 156.27 |
2216-51-5 | |
EINECS登錄號: | 218-690-9 |
FEMA登錄號: | 2665 |
InChI: | 1S/C10H20O/c1-7(2)9-5-4-8(3)6-10(9)11/h7-11H,4-6H2,1-3H3 |
物理化學性質 | |
熔點: | 41-43ºC |
沸點: | 212ºC |
水溶性: | 不溶 |
折射率: | 1.46 |
閃點: | 93ºC |
比旋光度: | -51º(589NM,C=10,ETOH) |
安全信息 | |
安全說明: | S26:萬一接觸眼睛,立即使用大量清水沖洗并送醫診治。 S37/39:使用合適的手套和防護眼鏡或者面罩。 |
危險品標志: | ![]() |
危險類別碼: | R41:有嚴重損傷眼睛的危險。 R36/37/38:對眼睛、呼吸道和皮膚有刺激作用。 |
其他信息 | |
產品應用: | L-薄荷醇(2216-51-5)的用途: 本品和消旋薄荷腦均可用作牙膏、香水、飲料和糖果等的賦香劑。用量按正常生產需要,一般在口香糖中1100mg/kg;糖果中400mg/kg;烘烤食品中130mg/kg;冰淇淋中68mg/kg;軟飲料中35mg/kg。在醫藥上用作刺激藥,作用于皮膚或粘膜,有清涼止癢作用;內服可作為驅風藥,用于頭痛及鼻、咽、喉炎癥等。其酯用于香料和藥物。在世界上,我國和巴西是主要的天然薄荷生產國,薄荷油的年產量均達到2000-3000t。 此信息由 |
生產方法及其他: | L-薄荷醇(2216-51-5)的制備方法: 本品可由天然薄荷原油提純也可用合成法制取。唇形科植物薄荷的地上部分(莖、枝、葉和花序)經水蒸氣蒸餾所得的精油稱薄荷原油,得油率為0.5-0.6。將薄荷原油冷凍至-20℃,分離出結晶粗薄荷腦;將母液進一步冷凍至-40℃,還可分離得到一部分粗薄荷腦。粗薄荷腦經加熱熔化,減壓脫去水分,并趁熱過濾。冷卻至0℃左右,靜置7~9d,分離得結晶,42℃烘干24h,晾至室溫即為成品。 合成薄合腦的方法有多種: 1、從香茅醛中制造:利用香茅醛易環化成異胡薄荷醇的性質,將右旋香茅醛用酸催化劑(如硅膠)環化成左旋異胡薄荷醇,分出左旋異胡薄荷醇,氫化生成左旋薄荷。其立體導師構體經熱裂解可部分地遭到轉變成右旋香茅醛,再循環使用。 2、從百里酚中制造:在間甲酚鋁存在,對間甲酚進行烷基化反應生成百里酚。經催化加氫得所有四對薄荷醇立體異構體(即消旋薄荷醇、消旋新薄荷醇、消旋異薄荷醇和消旋新異薄荷醇)。將其進行蒸餾,取消旋薄荷醇餾分,制造酯后反復重結晶,進行異構體的分離和光學拆分。分離出來的左旋薄荷醇酯,經皂化后得薄荷腦。 質量指標: (GB 3862-83):色狀為無色透明棱柱狀或針狀結晶;香氣為亞洲天然薄荷腦的特征香氣;溶解度(25℃)為1g試樣溶于5mL90%(體積分數)乙醇中;不揮發物≤0.08%;砷(以As計)≤0.0003%;重金屬(以Pb計)≤0.001%。 限量: 1.FEMA(mg/kg):軟飲料35;冷飲68;糖果400;焙烤食品130;膠姆糖1100。 2.適度為限(FDA§172.515;2000)。 鑒別試驗: 1.與等量的樟腦、水合氯醛或苯酚磨碎,混合物呈液狀。 2.應符合紅外譜圖。 質量指標分析: 不揮發殘渣:準確稱取試樣2g放入一已知重量的瓷皿中,在蒸汽浴上加熱揮發,殘渣于105℃下干燥1h。殘渣量不得超過1mg。 此信息由 |
相關化學品信息 | |
1-苯基-1-環己基甲腈 氫化可的松琥珀酸酯 4-甲氧基異酞酸 5,5-二甲氧基-1,2,3,4-四氯環戊二烯 氧嗪酸鉀 苯甲酸二甲基氨基乙酯 乙基乙酰亞胺鹽酸鹽 愈創木酚縮水甘油醚 2-甲苯縮水甘油醚 N-甲基-N-(N,N-二甲胺基乙基)乙醇胺 禾草敵 N-alpha-Cbz-L-賴氨酸 2,3-二氯喹喔啉 2-氯-5-叔丁基-1,3-二硝基苯;4-叔丁基-2,6-二硝基氯苯 1-芐基-3-羥基-1H-吲唑 4-苯氧基苯甲酸 4,4'-二苯醚二甲酸 2-硝基聯苯基醚 4-甲基苯甲醇乙酸酯 L-薄荷醇 1-甲氧基萘 1,2,3,4,5,6-環己烷六羧酸 (+)-葑醇 L-(+)-酒石酸二異丙酯 四氫糠醇苯甲酸酯 水楊酸四氫糠酯 1,2,3,4-四氫-1-萘胺 1-氨基四氫化萘 2-叔丁基-6-甲基苯酚 4-(咪唑-1-基)苯胺 | |